勤修不辍

组织理论的三个阶段

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作为组织理论的开端。组织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:

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古典组织理论。古典组织理论包括三个方面。第一,马克思韦伯理想类型的官僚制组织模式。他认为官僚制是组织结构的最有效的形式,是达到组织目标的最有效的工具。理想的官僚制度有以下几个特征:分工、权威的等级系统,成文和广泛的档案制度、专业培训、规章制度、人际关系的非人格化、根据才能选拔人才。其二,泰勒的科学管理运动。旨在探讨企业中的劳动生产率问题。其三,法约尔、古利克、厄威克、穆尼和赖利等人的管理原则。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专业分工、权力与贵任相称、纪律、命令一致性、指挥一致性、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、公平的报酬、稳定的人事职位、管理幅度、协调等等。古典组织理论对以后的组织理论发展有深远的影响。


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“新古典组织理论”,或称人际关系理论、行为科学理论。新古典组织理论批判古典组织理论的组织原则,认为它有很多缺陷,这些缺陷主要是:缺乏经验的可证实性,错误地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、机械式的、决定论的系统,过分强调正式组织结构而忽视了人的因素,过分依赖主要组织原则的作用等等。新古典理论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。其一,人的需求、动机和激励。马斯洛提出了“需求层次理论”,还有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,即激励因素-保健因素理论,斯金纳的“强化理论”,弗鲁姆的“期望几率模式理论”。其二,人性假设问题。麦格雷戈提出了“X-Y理论”,阿吉里斯提出了“不成熟-成熟理论”。其三,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。卢因提出了“团体力学理论”。其四,领导风格。坦南鲍姆和施密特提出了多种多样的“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理论”,利科特提出了“支持关系理论”,穆顿提出了“新管理方格”。


第三阶段是现代组织理论。它包括二战以来出现的各种组织理论,主要有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和权变理论。系统学派强调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组织,用系统的方法来管理组织,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。权变理论则认为管理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、最优的、普适的方法,应该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来决定管理组织的方法。


古典组织理论倾向于宏观分析,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多从微观分析,而现代组织理论则是对宏观、微观、再宏观的组织分析方法的尝试。新古典主义指出了古典主义的局限性,并弥补了古典主义的一些缺陷。新古典主义有两个发展倾向:其一是以西蒙为代表的学者,着重批评古典组织理论的不足,并试图形成完整的组织基础理论,成为宏观新古典组织理论家;其二是强调古典组织理论家所忽视的人的方面,他们的方法是微观组织理论方法。


评论
热度(2)

© 莲子粥 | Powered by LOFTER